一、什么是社区工作者?
社区工作者,是指经过一定的选拔或公开招考程序,被各街道(镇)或社区的两委一站(党委党组织、居委会、社区服务站)选用的人员,并在以社会基层社区为基本的服务区域,为居住在小区内的各类人群提供各类公共服务(协同治理)与其他公益服务的专职工作人员,如居委干部,网格员等。
注:社区工作者属于街镇社区工作者服务站聘用的工作人员,不属于公务员编制也不属于事业编制。
二、社区工作者的公开招聘流程
考试报名——资格初审——网上缴费——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考察——结果公布
三、入职社区工作者需参加哪些考试
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社区工作专业知识和实务》、《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能力测试》、《综合能力测验》具体考试内容都要依据各地招聘公告来确定。
四、社区工作者报名有哪些条件
学历要求:应具有国家承认的大专及以上学历,不限专业。
年龄要求:年龄在18周岁到40周岁均可报名。
户籍要求:限本地市户籍。(有些地区不做要求,以具体招聘公告为准)
其他条件如下: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思想政治条件良好。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无违法违纪记录。
3、具有正常履职所需的身体素质条件。
4、具有相关岗位所需学历、专业要求和相应资格条件。(具体见各地招聘公告或其附件。)
5、同等条件情况下中共党员及特别优秀的优先录取。
注:各个地区对社区工作者的要求不尽相同,具体要求以各地区相关招聘公告为准。
五、社区工作者有哪些优待政策
在社区工作者中,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社区服务站站长,享受社区正职待遇;社区党组织副书记、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社区服务站副站长,享受社区副职待遇;其他工作人员,享受社区普通工作人员待遇。
工资待遇:工资由基本工资、职务年限补贴、奖金和其他待遇四部分组成。每个地区工资待遇各有不同,具体通过招聘公告或其他地方政策了解。以河南省登封市2023年发布的招聘公告为例,工资待遇按照现有社区工作者待遇相关标准执行,基本工资每人每月2000元,绩效每人每月300元,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依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资金补贴:有常规的“五险一金”和岗位补贴。另外通过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获得社会工作师水平证书的社区工作者自完成登记注册当月起,每人每月增加职业水平补贴80元;获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的社区工作者自完成登记注册当月起,每人每月也将增加职业水平补贴50元;有些地区还会对退休的社区居委会成员安排专项资金补贴。
注:具体以各地招聘公告为准。
定向考录:目前许多省市都已经开放了针对社工岗位定向招考公务员和事业编的渠道。以郑州市为例:参加市(含县、市、区)属事业单位招聘人员时,对其原始笔试成绩参照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专门项目近行加分;通过公开招录(招聘)到机关事业单位的,按照就业岗位比照相同条件人员确定工资待遇,服务期限计算为工龄。
- 上一篇:大学生灵活就业,这些...
- 下一篇:网申急救指南,教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