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开元初年,一个十八岁的少年溜达到四川梓州长平山安昌岩,拜访了一位叫赵蕤的隐士。
赵蕤是蜀中有名的杂家,写过一部叫《长短经》的书。这是一部集纵横家之大成的谋略书,内容涉及内政、外交、军事等各个方面,非常具有实用性。
而这个少年从小就有济世安邦的理想,特喜欢《长短经》这个调调的奇书,所以他慕名而来,想要拜赵蕤为师。赵蕤也喜欢年轻人的洒脱直率,两个人虽然年纪差了二十多岁,但处得像同龄人一样,算是亦师亦友的忘年交。
少年跟着赵蕤一起学习,一起修行,一起搞行为艺术——在山沟里找棵树搭了个树屋,一住好几年,连城都不进。他们还驯养了上千只不怕人的飞鸟,最喜欢的就是站在人身上要吃的。
在今天的人看来,这不就是类似广场上喂鸽子的投喂行为吗?但在古人眼里,飞鸟和人如此亲近是非常神奇的事,所以广汉太守听说后第一时间赶来参观,并且强烈表示愿意推荐二人报考制举“有道”科,就是针对有道行、会道术的人所举办的考试。
年近半百的赵蕤是出了名的隐士,每天的日常就是躺平、抚琴、遛鸟、看风景,故有“赵征君”的雅号,意思就是连朝廷招聘都敢撅的牛人,所以他淡定地拒绝了广汉太守的推荐,这倒也算是常规操作了。
但这个少年竟然也下巴一抬,潇洒拒绝了这个一般人求都求不来的考试名额。
要知道广汉太守说的制举考试是由皇帝本人亲自主持的招聘会,称得上是唐代版的“BOSS直聘”。一旦顺利通过了制科考试,就可以直接获得大唐的公务员身份,还是有正式编制的那种。
今天的人或许对考试这个发明深恶痛绝,但对于古人来说,这已经是能通过个人奋斗改变人生命运、实现阶层跨越的最佳选择了。
这个少年为什么要拒绝这么好的机会?他到底是谁?
此人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诗仙李白。
在灿若繁星的大唐诗人圈里,有王维那种随手一考就考出个状元的科举大神,也有孟郊那种考了几十年依然初心不改的逆袭达人。不管考得上考不上,至少大家都去考过。
但李白却是唯一的那个例外,文采风流、诗情万丈的他就是一辈子都没进过考场,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很多人第一反应一定是诗仙“不屑”于参加考试。毕竟他写过“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做人哪,开心最重要。
其实还真不是。
所谓“不屑”,是一种站在鄙视链顶端瞧不起别人的心态。李白的确没参加过科举考试,但他也没有瞧不起参加科举的人。
李白最推崇的孟浩然就报名考过进士科,可李白依然疯狂表白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李白的好友高适,觉得以自己的水平参加常科是欺负人,却也参加了制科考试,并就此成功出道。这也没耽误李白和高适做朋友啊。
不仅如此,李白还会赞赏那些应考的举子,“我非弹冠者,感别但开襟”——虽然我和你不是一起去考试的同路人,但也因为你的赴考而感到开心;或者是送上最美好的祝福,“欲折一枝桂,还来雁沼前”——等你考中了,哥们儿我负责带你嗨个够!
可以看出,李白对科举考试和参加科考的人并没有瞧不起的意思,所谓“不屑”完全站不住脚。
那是李白不敢考,怕考不上吗?
这个可能还是存在的。毕竟也有很多诗人才华横溢,但就是死活考不上,或者经历了无数次复读才考上,如杜甫、贾岛、韩愈、温庭筠,等等。
唐代的科举考试分常科和制科两大类。常科是朝廷定期举办的大型考试,一般以进士科和明经科的报名人数最多。尤其是进士科,那可是所有读书人的终极梦想,一旦考中那绝对可以吹一辈子。进士科竞争相对激烈,录取率一般在2%左右,明经科的录取率则高达20%,所以才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就算考不上常科也不用灰心,还有制科这条路。
作为唐代针对特殊人才举行的招聘考试,制科考试科目往少了说有七八十种,往多了算得有近百种,几乎涵盖了德智体美劳所有领域,无论你是业务好还是德行高,不管是能带兵打仗,还是会炼丹修道,只要有一技之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条赛道。而且你还可以同时报考多个科目,广泛撒网,重点培养,总有考中的那一天。
这么看来,科举之路虽然人山人海,但并不是毫无希望。而且以李白的惊世才华,考中是大概率事件。
那为什么我们的诗仙大大,连下场试试水的意思都没有呢?
如果我们仔细看一下李白童年的成长经历就明白了。
- 上一篇:“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南游
- 下一篇:金庸:一个贯通古今中外“读书人”